受倫鋁上漲帶動,今日滬鋁跟隨放量上漲。其中主力AL1011合約以15650元/噸高開190元,盤中進一步上行,最高至15820元/噸,尾盤有所回落,報收於15725元/噸,較上日收盤價漲265元,成交量放大至18萬手,持倉量增至9萬手。
今年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美國GDP年率增長2.4%,低於市場預估,第一季修正後則為成長3.7%,美國政府稱,經濟衰退程度比預想的更加嚴重,從而加重了市場對經濟復蘇勢頭的擔憂。另外,7月中國制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2%,比6月回落0.9個百分點,這已經是PMI連續第3個月下降,並創下17個月來最低水平。美中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長均出現放緩,將對於全球經濟復蘇產生重要影響。
不過,近期國內宏觀利好消息輪番出臺,為整體市場環境營造了多頭氛圍。繼不久前中央最高層領導發表重要講話後,上月27日央行公布的《2010年二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報告指出,未來經濟放緩趨穩的可能性較大,但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央行的觀點有利於保持市場信心的穩定。同日,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繼續落實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部這一表態,回應了刺激政策即將退出的傳言,向市場傳遞出利好信號。
然而供需基本面壓力仍比較大,據世界金屬統計的統計,2010年1-5月全球鋁市供應過剩29.6萬噸。WBMS稱,2009年1-5月度鋁市供應過剩80.9萬噸,2009年全年供應過剩76.9萬噸。2010年1-5月全球原鋁需求總計為1654萬噸,較2009年同期增加310.3萬噸。總體上,2010年前五個月全球鋁產量增加259萬噸或18%,此前在2009年曾下滑329.8萬噸。截至5月末,總庫存量為667萬噸,高於2009年年末時的648萬噸,相當於68天的需求量。5月末在倫敦、上海、美國和東京四個交易所持有的總庫存為505.1萬噸,幾乎是2008年年底庫存量的兩倍。
國內方面,中國6月原鋁產量達140.6萬噸,較五月的141.6萬噸減少,但降幅較小,上半年隨著國內鋁產量不斷增長,鋁市場供應十分充裕,而且未來鋁產量可能會繼續增長。雖然受益於良好的經濟復蘇環境,消費需求也有所增長,但是仍不及供應增速,市場依然處於過剩狀態,上周上海期交所報告庫存為49.2萬噸,繼續小幅減少。可見,未來鋁市未來面臨的阻力仍然比較大。
近日媒體報道稱有色金屬十二五規劃草案為誤傳,尚福山提及的僅是2009年底已完成的“十二五”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思路研究,不過即使是發展思路,同樣也能看出未來電解鋁控制總量、優化和調整產業布局的意圖,按照這一思路,到2015年,氧化鋁產能控制在4100萬噸以內,電解鋁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去年中國電解鋁產能為1700萬噸左右,今年估計在2100萬噸,而預計2015年電解鋁表觀消費達到2400萬噸,因此一旦未來鋁產業果真按此規劃,則是對於市場的重大利好。
技術上顯示滬鋁進一步上漲,主力合約已至前期阻力區15700-15800附近,一旦形成突破,目標位將上移至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