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鋁網訊 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迅速回暖的中國市場正在成為全球銅工業的新風向標。作為行業晴雨表,展會自金融危機後首先在中國活躍起來表明全球已將中國市場視為擺脫危機的關鍵。
再過一個月,中國頂級銅業展CuChina 2010將登陸上海。因被海外視為判斷全球銅業市場走向的重要觀察點,這屆展會得以吸引眾多的國際團隊,規模空前。來自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近200家企業、機構都欲借此來華分羹掘金。
"今年,大量國際新面孔在2010中國銅業展上涌現,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國際銅業巨頭對中國市場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濃厚興趣,而中國在全球銅工業的風向標意義也隨之不斷凸顯。" 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潘家柱如是說。
與展會同期召開的還有《2010年中國銅加工技術創新及產業升級大會》。論壇的主題為 "轉型 創新 升級--危機下的機遇與挑戰",圍繞中國政府出臺的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討論當前銅及銅加工產業發展所面臨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節能降耗、技術創新等一係列亟待解決的問題。據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銅業部主任王碧文教授介紹,在國家4萬億投資和有色金屬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提振下,國內有色金屬行業回升勢頭強勁,故此次展會較以往吸引了更多海外企業,也證明中國市場受到的關注度與日俱增。
"行業展會的不斷擴容顯示了中國銅工業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潘家柱說。
據國際鍛造銅委員會(International Wrought Copper Council)秘書長Mark Loveitt 7月6日稱,預期全球2010年銅需求增加2.3%。歐洲、北美和日本的需求可能將出現一些顯著的百分比增幅,雖然難以置信,但只有在2011-2012年才會恢復至曾經的水平。他補充說,佔全球需求大約三分之一的中國仍將是消費量背後的推動力,因中國的都市化進程持續,業務正在增加,且中國的國內需求仍然強勁。
潘家柱同時也提到中國銅工業業面臨的"大而不強"、"快而不精"、"缺乏國際話語權"等問題,認為這與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不相稱。他希望行業展會能對國內銅行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起到推動作用。
(文/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