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在金融屬性與商品屬性共同作用下,鋁兩市內弱外強的格局較為明顯。後期滬鋁相對倫鋁滯漲抗跌的特徵將有所加強,加上缺乏資金青睞,滬鋁仍將難以有效向上突破,應繼續沿用振蕩操作思路,關注15250-15500元/噸區間的波動。
歐美財政憂慮仍將困擾市場
目前市場預期美國墮落“財政懸崖”的可能性較低,兩黨有望於聖誕節前達成協議。不過由於兩黨勢力勢均力敵,在談判過程中,仍將荊棘滿布,從而令大宗商品的波動加劇。而希臘方面,市場預期援助資金發放即將達成協議,但這種利多預期已被提前透支,而且就算協議通過,希臘問題也並未就此解決,未來關注的焦點在於如何使希臘債務降至可持續水平,其中成效最快的措施是歐元區政府對希臘債務進行減記,但這種方式遭到德國反對,這將意味著歐美問題仍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困擾。
美指回調之後仍存上漲動力
11月美指遇阻回落,但下方80一線提供較強支撐。鑒於歐元區經濟於2009年以來重新陷入衰退,且第四季度也難有較強回升,同時颶風桑迪對美國制造業乃至房地產的影響將在11月或12月有所體現,令美國經濟復蘇面臨不確定性,市場避險需求仍存在,美指存在上漲可能。另外,投機基金看空美元的積極性並不強,目前美元隱含凈空持倉減至19512張,自年內高點191914張減少近90%。
供應過剩格局繼續加劇
供給方面,1-10月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原鋁產量為2070萬噸,同比減61萬噸,但仍處於歷史較高水平。1-10月中國原鋁累計產量高達約1645萬噸,同比增12%多,去年累計年產量為1778.6萬噸,而1-10月鋁材產量同比僅增8%,且1-10月鋁材出口量同比更是下滑17%,數據表明鋁材消化電解鋁產量的速度有所放緩,這將造成國內大量的電解鋁庫存。
截至11月23日,上期所滬鋁庫存已連增17周至46.6萬噸,較去年年末增約25.8萬噸。另外,倫鋁庫存創下約517.7萬噸的紀錄新高,根據季節性波動規律,年底前繼續增加的可能性較高,這將令鋁價上漲進一步受抑。
需求方面,一方面,進入12月份之後,下遊企業的開工率將走低的可能性較高,下遊消費企業逢低買興不足。年關將近,企業面臨較重的還貸壓力,也將會進一步限制企業的備貨意願。另一方面,11月國儲局的收儲提振效果預計十分有限。首先在國內電解鋁產能過剩如此嚴峻的背景下,收儲本身並不能改變這一事實,這與地方政府對部分虧損嚴重的電解鋁企業給以電價補貼的性質是相同的,在中期內反而不利於鋁市平衡供需,而且10萬噸,甚至40萬噸的收儲量對於電解鋁月均產量高達約160萬噸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綜上所述,歐美財政憂慮有所放緩,但仍將繼續困擾商品市場。國內不斷擴張的產量、高企的庫存、低迷的下遊消費將使得鋁市的去庫存化道路漫長。資金方面,滬鋁持續低迷的成交量和持倉量令鋁價難有較強表現。因此,即便在倫鋁逐步走強之際,滯漲的滬鋁仍傾向於採取振蕩操作思路,只是運行重心較之前有所上移,可嘗試於15500-15250元/噸區間高拋低吸。(作者單位:瑞達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