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LME評論:期銅收低,受累於美元走強和供應增加

2014-10-23 09:14:26來源: 有色寶

  據倫敦10月22日消息,期銅周三小跌,受累於美元兌歐元走強,以及擔憂市場供應不斷增加,但歐洲和中國央行將再推貨幣刺激舉措的前景限制跌幅。
  倫敦時間10月22日16:00(北京時間10月23日00:00),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收報每噸6,630美元,回落0.6%,昨日上揚了1.6%,為8月20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銅價年內仍下跌約9%。
  美元延續普漲之勢,因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9月小漲0.1%,分析師的平均預期為持平。數據推高美國公債收益率,進而支撐美元。
  歐洲股市上揚扶助限制金屬價格的跌幅。歐洲股市被視為歐洲經濟成長的風向標,在企業業績強勁,和歐洲央行將購買公司債的希望提振下上揚。
  幾位知情人士稱,歐洲央行(ECB)正在考慮在二級市場買入公司債,或許最早在12月就對此作出決議,並在明年初開始實施。
  另外,中國政府也可能進一步微調政策的前景,以及有更多跡象顯示美國經濟成長動能不斷增強等因素也扶助支撐金屬價格。
  數據顯示,中國9月精煉銅產量較上月增長4.9%,觸及創紀錄水平,因冶煉產能和原材料供應增加。
  另外,國際銅業研究組織(ICSG)周二公布的最新月報顯示,全球精煉銅市場7月出現7.7萬噸的供應過剩,6月為6.3萬噸供應短缺。這些數據表明,銅供應增加將對銅價構成壓力。
  不過,今年頭七個月銅市仍有58.9萬噸的供應缺口,上年同期為供應過剩2.2萬噸。
  由於預期明年將出現供應過剩,在麥格理一項調查中,多數受訪的金屬市場客戶都傾向於押注銅價走低。
  “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銅首次成為最受看空者親睞的金屬,因供應增長強勁,”麥格理稱。
  LME三個月期鎳收跌0.6%,報每噸15,210美元,周二跌至逾七個月最低15,080美元。
  三個月期鋁上漲1.1%,收報每噸2,012美元,稍早觸及一個月以來最高2,015.75美元,年內迄今累積攀升約11.5%,因供應吃緊,需求改善。
  三個月期鋅上揚2.2%,收報每噸2,259.50美元。三個月期鉛收漲0.7%,報每噸2,044美元。三個月期錫收高0.3%,報每噸19,500美元。

(責任編輯: 盈盈)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