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1月19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鋅、期鉛合約周五升至數年高位,期鋁觸及兩周峰值,因全球最大金屬生產國--中國的庫存不斷減少,且多個城市發布空氣污染警告,點燃供應擔憂。
倫敦時間1月19日17:00(北京時間1月20日01:00),LME三個月期鉛早盤一度觸及2011年8月以來最高2,630.50美元,後回吐漲幅,收盤下跌1.1%,報每噸2,581美元。
據新華社日前報道,針對連日加重的霧霾天氣,鄭州市政府決定將重污染天氣預警由橙色升級為紅色,並於19日0時啟動Ⅰ級響應。這意味著工業產品產出會受到更為嚴格的控制,包括金屬。
據鄭州市政府發布的《關於發布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的通知》,15至17日,鄭州市連續3天出現嚴重污染天氣,根據近期空氣質量監測、預報和會商結果,自12日開始的本輪重污染天氣預計將持續至23日,鑒於今後幾天仍將是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天氣,按照《鄭州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決定將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升級為紅色預警,並於19日0時啟動Ⅰ級響應。
鉛主產地--河南省濟源市重污染天氣紅色預警周五降為橙色預警,預計將持續至1月21日,而不是此前宣布的四日,不過在此之前該地區將仍採取最為嚴格的控制。
2014-2016年,全球礦場鉛供應減少約50萬噸,或10%。Consultancy Wood Mackenzie預計,今年市場供應短缺為11.5萬噸,明年為短缺5.6萬噸。2017年為短缺11.9萬噸。
金屬需求看似強勁,之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成長七年來首次加速。
“從基本面和技術面來看,價格將會再創新高,”法國興業銀行金屬研究部主管Robin Bhar說。
其他金屬方面,三個月期鋅收盤時沒有成交,買入價最後上漲1.2%,報每噸3,416美元,盤中觸及2007年以來最高3,444美元,本周有望連漲第六周。
三個月期鋁收跌1%,報每噸2,219美元,稍早觸及1月2日以來最高2,270.50美元。
三個月期銅收跌0.5%,報每噸7,041美元。
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周四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球11月鎳市供應缺口縮窄至8,400噸,之前一個月為11,500噸。
三個月期鎳收高2%,報每噸12,720美元。
三個月期錫收漲0.9%,報每噸20,6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