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濱州市鋁產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0-10-12 08:18:58來源:濱州市人民政府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各部門、單位: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銀保監辦發〔2019〕155號)精神,為探索改善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有效模式,推進我市鋁產業供應鏈金融創新規範發展,解決鋁產業上下遊企業因信息不對稱、信用不足、擔保抵押欠缺等因素導致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加大融資支持,創新涉鋁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

  (一)支持供應鏈金融各類主體差異化經營。鼓勵金融機構通過融資推薦、數據共享、協助存貨變現、優化貨押監管等方式,開發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的供應鏈金融產品,並優先推薦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秀金融產品,對獲獎單位按有關規定進行獎勵。支持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發揮差異化作用。鼓勵有資質的保險機構開展關稅保證保險業務和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有效滿足鋁產業上下遊企業的融資需求。(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濱州市中心支行、濱州銀保監分局、市稅務局、濱州海關)

  (二)發揮鋁供應鏈核心企業的關鍵支撐作用。重點支持鋁產業供應鏈融資,通過打造平臺、交易信息共享、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推廣電子商業票據、強化供應鏈金融管理等方式,推動建立核心企業主導,供應鏈聯係緊密、信用良好的上下遊鏈條企業參加的“1+N”供應鏈金融模式,支持鋁產業供應鏈核心企業發起設立商業保理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新設機構按有關規定給予獎補。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健康發展。(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濱州市中心支行、濱州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市鋁行業協會)

  (三)推動線上供應鏈融資平臺融合發展。發揮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和我市智慧產融綜合服務平臺的公共服務功能,指導涉鋁企業自主發布融資需求信息,推動銀行機構跟進線上對接,提高銀企對接效率,降低銀企對接成本;鼓勵供應鏈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領域各類主體等利用金融科技能力,依托場景金融,打造鋁產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責任單位:人行濱州市中心支行、市大數據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金集團)

  (四)拓寬優質涉鋁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渠道。通過資產證券化、轉貼現、租賃保理等方式拓寬供應鏈金融資金來源。篩選部分優質涉鋁企業加入“濱州市上市挂牌種子企業庫”,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對正式啟動上市程序的企業按有關規定給予獎補,形成分層有序、梯次發展的推進格局。增加涉鋁企業的直接融資佔比。(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鋁行業協會)

  (五)探索標準化倉單融資模式。鼓勵各縣(市、區)進行標準化廠房改造、建設,協調有條件的倉儲物流企業拓展倉單融資業務,幫助涉鋁企業構建標準化倉單融資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為產業鏈上的企業提供多元化融資渠道。(責任單位:濱州銀保監分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濱州市中心支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市鋁行業協會)

  二、強化銀企對接,實施精準金融服務

  (六)實行貸款企業名單制管理。梳理全市涉鋁規上企業名單,經過責任單位篩選後,加入我市金融重點支持企業名單,推送各銀行金融機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涉鋁企業,尤其是鋁產業鏈核心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統計局)

  (七)深化金政企精準對接。構建市縣兩級金融輔導體係,組建金融服務隊,從全市銀行機構選派金融輔導員,為鋁產業上下遊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政策宣講、咨詢指導、融資策劃等全方位金融服務。深入開展“首貸培植”行動,對處於成長期,有潛力、有市場、有前景但尚未獲貸的涉鋁企業進行精準培植,提高首貸獲得率。深入開展“百行進萬企”活動,銀行機構主動上門服務,實現金政企精準對接。(責任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濱州市中心支行、濱州銀保監分局)三、激發鋁產業市場活力,營造良好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環境

  (八)提供多元化融資、擔保和增信服務。引導金融機構積極為鋁產業深加工企業提供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循環類貸款業務。落實小微企業貸款損失風險補償政策,在省級補償30%基礎上,市級風險補償資金再給予銀行機構20%的損失補償。鼓勵各縣(市、區)設立企業專項續貸過橋資金池,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涉鋁企業降低綜合融資成本,努力破解融資難、融資貴、渠道窄等問題。(責任單位:濱州銀保監分局、市財政局、市財金集團、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市屬開發區管委會)

  (九)產教融合,強化人才支撐。依托魏橋國科研究院和渤海科技大學,創建“研究院、專業係、產業園”三位一體的科創模式。發揮好高端鋁產業集群專家委員會作用,幫助企業吸引和培育供應鏈金融人才。支持本地高等院校開展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人才教育與培養工作。加大企業家供應鏈金融知識培訓力度,進一步拓寬視野、提升境界,提升企業家綜合管理水平。(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

  四、保障機制

  (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市直有關部門、單位和縣(市、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加快濱州市鋁產業供應鏈金融發展工作專班,研究、協調、解決推進鋁產業供應鏈金融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十一)強化部門協作。加快鋁產業供應鏈金融發展工作由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單位、縣(市、區)政府立足各自職能,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落實,共同保障和推進濱州鋁產業供應鏈金融發展。

  (十二)加大考核督導力度。將涉鋁供應鏈金融工作開展情況納入對市級銀行金融機構年度綜合考核範圍,增加對鋁產業核心企業信貸支持考核權重,確保各項鋁產業供應鏈金融惠企政策落到實處。

  濱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9月16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於加快濱州市鋁產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意見》解讀

  一、起草背景及政策依據

  供應鏈金融是指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融資擔保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與核心企業、第三方機構等的合作,從供應鏈整體結構和信用出發,運用自償性融資、金融科技等方式控制風險,為供應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所提供的、以融資為主的綜合金融服務。市委、市政府將供應鏈金融相關工作列入“7+3”重點改革攻堅任務和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為推進我市鋁產業供應鏈金融創新規範發展,緩解鋁產業上下遊企業因信息不對稱、信用不足、擔保抵押欠缺等因素導致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在全面調研我供應鏈金融開展現狀的基礎上,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指導意見》,起草了《關於加快濱州市鋁產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意見》。

  二、主要內容

  (一)加大融資支持,創新涉鋁供應鏈金融業務模式。鼓勵金融機構通過融資推薦、數據共享、協助存貨變現、優化貨押監管等方式,開發個性化、特色化、差異化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鼓勵有資質的保險機構開展關稅保證保險業務和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有效滿足鋁產業上下遊企業的融資需求。發揮鋁供應鏈核心企業的關鍵支撐作用,重點支持鋁產業供應鏈融資,通過打造平臺、交易信息共享、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推廣電子商業票據、強化供應鏈金融管理等方式,推動核心企業主導,供應鏈聯係緊密、信用良好的上下遊鏈條企業參加的“1+N”供應鏈金融模式。發揮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和我市智慧產融綜合服務平臺的公共服務功能,指導涉鋁企業自主發布融資需求信息,推動銀行機構跟進線上對接,提高銀企對接效率,降低銀企對接成本;拓寬優質涉鋁企業資本市場融資渠道。通過資產證券化、轉貼現、租賃保理等方式拓寬供應鏈金融資金來源。探索標準化倉單融資模式。鼓勵各縣區進行標準化廠房的改造、建設,協調有條件的倉儲物流企業拓展倉單融資業務,幫助涉鋁企業構建標準化倉單融資模式。

  (二)強化銀企對接,實施精準金融服務。對全市涉鋁規上企業實行名單制管理,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涉鋁企業,尤其是鋁產業鏈核心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深化金政企精準對接,構建市、縣兩級金融輔導體係,組建金融服務隊,從全市銀行機構選派金融輔導員,為鋁產業上下遊企業提供“一對一”的政策宣講、咨詢指導、融資策劃等全方位金融服務。

  (三)激發鋁產業市場活力,營造良好的供應鏈金融生態環境。引導金融機構為鋁深加工企業積極推廣無還本續貸、隨借隨還循環類貸款業務。落實小微企業貸款損失風險補償政策,在省級補償30%基礎上,市級風險補償資金再給予銀行機構貸款本金20%的損失補償。發揮好高端鋁產業集群專家委員會作用,幫助企業吸引和培育供應鏈金融人才,強化人才支撐。

  三、名詞解釋

  1、供應鏈金融:指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融資擔保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與核心企業、第三方機構等的合作,從供應鏈整體結構和信用出發,運用自償性融資、金融科技等方式控制風險,為供應鏈上的涉鋁企業所提供的、以融資為主的綜合金融服務。

  2、供應鏈融資:專指上述供應鏈金融定義中的融資服務部分,包括但不限於貸款、票據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保函、保理融資、融資租賃、信用證(含國際和國內)、押匯、福費廷等。

  3、鋁產業供應鏈核心企業:指在鋁產業供應鏈上擁有該供應鏈關鍵資源和能力,具有相對較強實力,對其供應鏈上下遊企業群體有較大影響和支配能力的企業,其規模應至少達到國家統計局關於《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2017)》大型以上標準。

(責任編輯: 靜水)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