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
2024年海外流動性逐步由緊轉松,國內貨幣政策或進一步放松,這對商品價格相對利多。不過海外高利率並不會很快回落,經濟放緩趨勢不改,國內經濟或延續溫和復蘇的格局。經濟實際表現或引發市場情緒反復調整。而基本面仍無突出矛盾,主要表現為國內外消費仍有增長,電動汽車、光伏等新能源市場仍提供主要消費增長,國內建築用鋁消費也繼續修復。海外市場的消費放緩則使得出口繼續下降。消費增長總體放緩。供給端海外有一定增量,來自少量新增及復產,總體增量有限。國內運行產能基數繼續抬升,但雲南枯水期供電缺口難補足的情況下,階段性減產仍難免,限制產量增速。全年供需雙增,供應仍有一定過剩,不過相對2023年過剩有所收窄。全年價格重心或較2023稍有抬升。預計全年價格區間在18000-20000元/噸。
一、行情回顧
(一)供需矛盾不突出,宏觀主導年內行情
2023年鋁價重心反復波動,全年基本在17500-19600元/噸區間內波動。期間供需基本面對價格的驅動相對有限,雖然產量上升,但鋁水比例上升,鑄錠量下降,即便在進口大幅攀升的情況下,鋁錠供應量增加並無突出。期間消費也較2022年明顯增長,這使得鋁錠顯性庫存下降,給予鋁價底部較強支撐。
分時間段看,一季度鋁價波動較強,年初消費季節性走弱,社會庫存大幅累庫疊加宏觀經濟表現不佳,市場悲觀情緒爆發,鋁價階段性大跌。期貨主力合約自18700元/噸水平跌至17700元/噸水平。之後則在貴州規模性減產刺激下反彈。而在春節前,市場對政策面的預期刺激多頭搶跑致使價格飆升,春節假期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期貨主力合約一定漲至19500元/噸。不過春節過後,政策預期未兌現,市場重回理性。消費尚未恢復庫存繼續攀升壓力下價格震蕩走弱,主力合約跌回18000元/噸水平。之後消費季節性回暖,疊加雲南因電力供應短缺被動大規模減產,庫存轉降,價格企穩回升。期間外盤鋁價走勢趨同,LME三月期鋁價自2400美元/噸水平跌至2250美元/噸後快速反彈,最高至2680美元/噸。
二季度前期,消費迎來傳統旺季,疊加2月份減產效應明顯,庫存加速去化,支撐價格反彈。不過期間美國銀行暴雷使得價格短暫回落,但之後重回漲勢。滬鋁主力合約最高攀升至19270元/噸,同期LME三月期鋁價漲至2450美元/噸水平。但之後價格再度下跌,國內消費轉弱,成本下降,疊加美國債務危機的宏觀利空打擊鋁價走弱,滬鋁主力合約跌至年內最低17455元/噸。之後國內政策預期抬頭,另外雖然消費走弱但顯性庫存持續去化,支撐滬鋁反彈,滬鋁主力合約一度攀升至18700元/噸。但反彈並未能持續,因政策預期持續未兌現,滬鋁主力合約回落至17800元/噸以下。期間外盤鋁價則持續震蕩走弱。美聯儲開啟加息周期對外盤鋁價的負面影響大,而海外經濟前期預期向弱也對外盤鋁價造成明顯負面影響。LME三月期鋁價跌至2130美元/噸水平。
進入三季度,國內鋁價開啟震蕩上行走勢,這主要得益於政策利多消息頻傳,預期再度升溫。期間雖然受雲南超預期復產幹擾價格出現短暫回調,但很快回到上行通道。地產等刺激政策陸續釋放,認房不認貸、下調房貸利率等政策刺激市場信心,推升鋁價。滬鋁攀升至年內新高,主力合約最高至19670元/噸。期間外盤鋁價表現欠佳,主要受美聯儲為控通脹,加息不斷加碼,美元指數不斷走強,使得同期外盤鋁價反復震蕩。季末,LME三月期鋁價在國內持續走強的拉動下也攀升至階段性高位,最高2376美元/噸。
四季度國內外鋁價震蕩走弱,國內供給端因雲南復產疊加進口大幅攀升而明顯增加,相反消費則逐步走弱,同時宏觀面情緒轉弱,因經濟數據表現不及預期。滬鋁主力合約震蕩下跌至18240元/噸。同期海外鋁價則受美元持續高位運行壓力,另外海外經濟下行的預期則加劇了空頭氛圍,LME三月期鋁價跌至年內最低2109美元/噸。進入12月,價格則明顯反轉。國內雲南再度大規模減產,而美聯儲加息結束且明顯降息預期上升,使得美元指數下行,也刺激外盤鋁價反彈。年末幾內亞油庫爆炸事件則引發礦端供應擾動擔憂,刺激內外盤鋁價大幅衝高。滬鋁主力合約衝上19400元/噸,LME三月期鋁價則攀升至2330美元/噸以上。
(二)全年基差反復波動
2023年國內原鋁現貨市場表現有起伏,供需雙增,不過由於鑄錠量下降,鋁錠現貨供應出現階段性收緊的情況。前三季度,市場表現總體尚可,雖然消費並未表現出超預期的改善,但下遊多數市場仍按需採購,並在價格跌至相對低位時階段性補庫。期間貿易商不乏積極表現,市場多數時間活躍度尚可。期間華東、華南市場出現一定分化情況,主要在西南地區減產期間,華南市場供應下降,造成階段性供應偏緊的情況。不過雖然顯性庫存持續下降,但在進口補充的情況下,現貨供應基本未出現明顯短缺的情況。四季度市場則普遍表現偏弱,雖然雲南再度減產,但消費明顯走弱,下遊接貨力度下降,市場活躍度也明顯下降。
年內基差階段性走強,主要在二三季度顯性庫存超預期去化,現貨供應收緊,基差走強,現貨升水一度攀升至300元/噸以上,不過這種情況並未持續。其他時間現貨則多數時間處於平水會貼水狀態,最低貼水幅度在貼水100元/噸上下。年末現貨貼水則進入常態化。
(三)鑄錠量下降,年內鋁錠庫存總體去化
國內鋁棒、鋁桿等半成品產能持續擴張,依托電解鋁廠配套加工廠增多,對鋁水消化能力進一步上升,這使得電解鋁廠鑄錠量進一步下降,在電解鋁產量回升的情況下,鋁錠產量實際無明顯增加。這使得2023年鋁錠顯性庫存全年處於低位,且大部分時間處於去庫狀態,僅在春節前後以及四季度階段性累庫。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國內鋁錠產量未有明顯增加,但由於進口大增,市場供應實際持續增長,這是鋁錠社會庫存未能降至2016年極低水平的原因。春節前後,電解鋁鑄錠量階段性增加,消費進入年內最低狀態,鋁錠累庫。社會庫存最高攀升至125萬噸。之後開啟長期去庫狀態。到三季度末庫存降至45萬噸水平。國慶長假後庫存震蕩回升,這其中進口量在前期高位基礎上飆升,單月進口量超20萬噸,助推鋁錠累庫。社會庫存一度攀升至65萬噸。不過隨著雲南超100萬噸的減產落地並完成,國內產量顯著下降,疊加年末部分終端市場趕工帶來翹尾消費,鋁錠庫存重心轉降,年末總庫存下降至40萬噸水平,較年初去庫10萬噸左右。全年鋁棒庫存基本呈類似情況。雖然春節前後多數鋁棒廠因下遊鋁型材廠採購訂單下降而被動減產,但由於部分鋁棒廠與電解鋁廠有消納協議,假期期間並不會全面減停產,期間鋁棒庫存也有一定增加。年內鋁棒社會庫存最高至26萬噸,二、三季度總體處於去化階段,但由於產量大幅增長,鋁棒庫存總體偏高,年末在10萬噸上下水平,基本與年初相當。
上期所鋁庫存變化與社會庫存基本一致。一季度壘庫,春節前後庫存明顯攀升,最高至31萬噸,一季度末開始進入去庫階段,總庫存逐步下降至10萬噸以下。三季度庫存有所反復,但總體仍趨降,最低降至8萬噸以下。四季度庫存則有所回升至12.6萬噸。年末則再度去庫,總庫存年末降至10萬噸水平,較年初下降約2萬噸。期間期貨倉單則變化較大,春節前後累庫階段,倉單最高攀升至22萬噸高位,之後持續下降,三季度最低降至3萬噸以下,年末倉單維持在4萬噸以下水平。
2023年海外鋁庫存有所波動,但總體較2022年變化較小。俄烏衝突引發的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對海外鋁流通的影響放緩,海外鋁流通結構重置。雖然海外買家頻頻施壓LME,LME未把俄羅斯產的鋁排除在期係統之外。而俄羅斯的鋁基本無法在美歐市場流轉,主要向LME亞洲倉庫流入。全年海外市場消費微弱增長,產量也小幅增長。IAI數據顯示2023年1-11約全球原鋁產量在6451.6萬噸,同比增2.21%。在產銷量變化均不大的情況下,全年海外庫存總體變化不大。年初LME鋁總庫存在45萬噸水平,年中階段性攀升至60萬噸以上,但之後下降,年末回落至51萬噸以下,總體有所累庫。
二、限電限產常態化,限制電解鋁產量增速
與2022年極端天氣頻發嚴重影響電解鋁生產相比,2023年氣候因素導致的減停產頻率不高,但仍有發生,主要發生在一季度及四季度西南枯水期。年初貴州首先發生短期超預期降溫導致居民用電飆升,電解鋁廠被迫降荷運行,之後2月份雲南枯水期供電告急,當地電解鋁廠陸續大規模減產,期間山東個別冶煉廠因產能置換也有少量減產。因此一季度電解鋁運行產能重新降至4000萬噸以下。二季度則進入復產周期,運行產能逐步回升,並在二季度末再度攀升至4000萬噸以上。除貴州、雲南復產外,廣西、貴州、四川地區的產能恢復使得雲南產能逐步抬升,到10月底運行產能攀升至近4300萬噸水平。進入11月,雲南進入平水期,由於年內西南氣溫明顯高於常年平均水平,水庫蒸發量大,水位下降,使得枯水期有明顯用電缺口預期,當地電力部門提前採取電力負荷管控措施,電解鋁廠再度被動減產,減產規模達到115萬噸產能。這使得運行產能再度下降,並降至4200萬噸以下。雖然內蒙古新建20萬噸產能也在11月通電運行,到年底運行產能仍未能突破4200萬噸。總體看,年內限電等因素對電解鋁產能運行造成的影響較2022年小,但對產量實際影響仍不小,減產明顯抑制產量增速。
年內電解鋁日均產量最高11.77萬噸,年底日均產量降至11.6萬噸水平。11月產量下降至347萬噸上下,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仍增長超6%。1-11月累計產量在3754萬噸水平,累計增3.5%。
2023年相比,鋁進口再度大幅攀升,內外比值重新走強,進口窗口多數時間處於打開狀態,促進進口量增加。另外美歐對俄羅斯制裁,俄羅斯產的鋁向美歐出口通道被關閉,改向中國銷售,這也是年內鋁進口大幅增加的主要因素。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未鍛軋鋁及鋁材進口量為343,109噸,同比增加34.2%;1-11月累計未鍛軋鋁及鋁材進口量為2,736,395噸,同比增加28.3%。當月原鋁進口19.4萬噸,同比增75.28%,1-11月累計進口原鋁136.66萬噸,累計同比增153.29%。
三、消費整體明顯回升
2023年國內外原鋁市場消費均有所增長,其中國內增長更為明顯。這一方面有傳統消費修復的因素,地產市場商品房新開工、施工及銷售雖仍大幅下降,但竣工修復得良好,帶動地產後周期消費。另一方面,光伏、新能源汽車消費佔比在2022年大幅回升的基礎上繼續超高速增長,其對總體消費端供需也大幅提升,使得消費強勁反彈。
(一)鋁出庫量表現起伏
從出庫情況看,鋁錠、鋁棒出庫均表現與往年類似,季節性有起伏,鋁錠出庫量總體較往年偏低,這與年內廠對廠發貨量增加有一定關係。各主要消費地出庫情況呈現明顯季節性走勢,即春節前後下降並降至年內最低水平,節後下遊復工,消費回升,出庫情況明顯回升至年內高位,周度鋁錠出庫量最高至18萬噸水平。二季度後期逐步進入傳統消費淡季,鋁錠周度出庫量下降至11萬噸水平,四季度表現有所回升。同期鋁棒出庫量表現類似,不過波動更大,這與鋁棒加工費的調整有明顯關係。全年鋁棒周出庫量在5萬噸上下。
2023年下遊鋁加工企業開工表現整體好於2022年,在產能繼續增長的情況下開工率多有回升,其中建築型材、工業鋁型材改善情況突出。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在2022年嚴重下降後低基數情況下有所復蘇,鋁型材消費得到一定程度修復。不過全年開工情況僅好於2022年,與前幾年相比都要遜色,這主要因產能持續擴展,產業競爭愈發激烈。而得益於光伏產業繼續超高速增長,且在總體消費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帶動工業鋁型材消費改善,相關企業開工率提升更為突出。不過隨著光伏組件產能逐步進入過剩階段,出口下降,四季度開工有一定程度回落。
年內鋁板帶行業開工情況不及2022年,這同樣與產能繼續擴張有一定關係,實際產量仍有明顯增加。鋁線纜企業開工情況一直表現強勁,年內特高壓項目的推進刺激鋼芯鋁絞線消費,這使得鋁線纜企業全年開工均大幅高於去年,年末在趕工需求帶動下,開工仍維持在高位。
鋁加企業開功率總體改善,在產量上也有明顯體現。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國內鋁材產量573.7萬噸,同比增長7.6%,1-11月累計產量5732.1萬噸,同比增5.2%。與鋁材產量相比鋁合金產量增長更加強勁。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國內鋁合金產量133.5萬噸,同比增6.3%,1-11月累計產量1322.1萬噸,同比增15.9%。
(二)房地產市場消費弱勢企穩
建築用鋁為國內鋁第一大終端消費板塊,佔比有所下降,但仍接近佔1/4左右。在2022年全面崩塌後,2023年房地產各項指標仍維持弱勢,包括房地產開發投資、商品房銷售、房屋新開工、房屋施工等仍處於較大負增長態勢。不過竣工則明顯企穩,並大幅回升。在認房不認貸、下調購房貸款利率等一係列刺激政策促進下,竣工改善,也使得建築鋁型材消費得以修復性回升。
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4045億元,同比下降9.4%,降幅擴大0.1個百分點。1-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3134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2%,降幅縮小0.1個百分點。1-11月,房屋新開工面積87456萬平方米,下降21.2%,降幅縮小2個百分點。1-11月房屋竣工面積65237萬平方米,增長17.9%。,增幅較1-10月下降1.1個百分點。1-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0050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8.0%,降幅較1-10月擴大0.2個百分點。
(三)汽車及新能源市場火爆繼續帶著總體消費與地產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3年國內汽車市場表現依舊強勁,傳統燃油車市場反彈,同時新能源汽車超高速增長的態勢延續。即便在“七上八下”的傳統淡季,產銷量也未有明顯季節性下降,且年末翹尾行情再現。這一方面得益於國內政策面延續,另一方面出口的強勁表現也帶動產量的高增長。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到309.3萬輛和297萬輛,環比分別增長7%和4.1%,同比分別增長29.4%和27.4%。1-11月,汽車產銷累計完成2711.1萬輛和2693.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0%和10.8%,增速較1-10月分別提升2和1.7個百分點。
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7.4萬輛和102.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0%,市場佔有率達到34.5%,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42.6萬輛和830.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5%和36.7%,市場佔有率達到30.8%。
國內光伏產業增長進一步提速,且增速大幅超出預期。光伏電池主要原材料多晶硅價格的大幅下跌,產業鏈利潤得到再分配,組件及電站企業利潤改善,促進新增裝機的超高速增長。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1月太陽能新增裝機21.32GW,同比增185%。1-11月累計新增裝機163.88GW,累計同比增149.4%。與此同時,海外光伏產業同樣高速運行,對國內的光伏組件消費大幅增長。海關數據顯示11月光伏組件出庫量同比增31.35%,1-11月累計出口同比增42.37%。
(四)出口大幅回落,但基礎仍較好
以原鋁計算,年內鋁出口持續處於虧損狀態,因鋁價長期處於內強外弱的狀態。出口利潤走弱對鋁半成品出口也有一定影響,全年鋁半成品出庫量降幅明顯。鋁產成品出口表現則相對較好。
在2022年高基數的情況下,2023年鋁半成品出庫量大幅回落,不過與其他年份相比,總體出口情況表現尚可。美歐經濟雖然受高利率影響較大,但經濟尚未陷入衰退,尤其是美國經濟表現得韌性十足。年內美國制造業也有明顯企穩跡象。另外俄烏衝突引發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帶來的供應鏈錯配的情況也得到重置,因此海外維持對中國鋁半成品及產成品需求彈性。
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1月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48.96萬噸,同比增7.46%;1-11月累計出口518.52萬噸,同比減少15.3%。當鋁制品出口表現仍有增長。海關數據顯示10月鋁制品出口量下降至25.76萬噸,同比仍增5.96%,環比則下降近3萬噸。1-10月累計出口鋁制品263.5萬噸,累計同比增4.79%。隨著海外尤其是歐洲經濟進一步放緩,海外消費放緩態勢難改,出口或繼續回落。
鋁材出口下降因2022年高基數,而鋁合金輪轂出口則在2022年低基數的基礎上明顯回升。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11月鋁合金輪轂出庫量為7.73萬噸,同比增13.54%。1-11月鋁合金輪轂累計出口量為86.14萬噸,累計同比增6.52%。鋁合金輪轂出口的回升與海外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增長提速有直接關係。
四、成本重心下移,冶煉維持高利潤
(一)動力煤價格下跌,電力成本下降
電解鋁生產成本主要由電力成本及氧化鋁、預焙陽極、氟化鋁等生產材料成本組成。目前國內電解鋁成本構成中,電力及氧化鋁成本合計約佔近七成以上。
經歷前兩年的極端天氣對能源供應的考驗後,2023年國內能源保供能力得到提升,煤炭供應調節能力加強,避免了煤炭價格再度劇烈波動的風險。全年煤炭價格穩中有降,總體在合理區間波動。動力煤價格重心下移使得電解鋁企業電力成本有所下降,其中自備電冶煉廠受益更加明顯。而西南地區電力成本季節性波動仍較大。
(二)預焙陽極價格回落
2023年預焙陽極價格延續2022年12月的跌勢,均價自7500元/噸以上跌至年末的5000元/噸上下,價格下跌主要在上半年。期間原油價格下跌,預焙陽極原材料石油焦價格隨之下跌。下半年原油價格先漲後跌,年底價格重心基本回到下半年上漲之前水平。國內石油焦價格並無緊隨,而預焙陽極價格則以平穩為主。全年價格評級下跌月2500元/噸,這使得電解鋁成本下降近1200元/噸左右。
(三)氧化鋁價格先跌後漲,重心小幅上移
全年氧化鋁現貨價格基本呈上半年跌,下半年漲的走勢。上半年氧化鋁產量因新產能投放而快速回升,而同期下遊電解鋁則發生限電限產的情況,運行產能下降,導致氧化鋁消費走弱,使得氧化鋁價格下跌。均價自2900元/噸以上跌至2900元/噸以下,其中西南地區價格跌至2850元/噸以下。進入二季度後期,西南地區減產產能逐步恢復運行,氧化鋁消費回升,而氧化鋁產量則無明顯變化,因再無新產能投放,而閒置產能則受礦石供應不足限制復產困難,另外檢修增多,氧化鋁供應由松轉緊張,價格企穩反彈。年末北方環保因素影響使得部分冶煉廠焙燒環節階段性減產,供應階段性收緊,氧化鋁價格進一步上漲,均價上漲至3000元/噸水平。全年價格波動實際有限,長單均價較2022年變化更小。
雖然氧化鋁產能國內外均處於嚴重過剩的狀態,不過階段性供應收緊的情況仍時有發生,其中國內礦石供應一直存在不足的情況,另外北方環保對氧化鋁的運行也是有幹擾,因此氧化鋁實際產量增長不及預期。2023年內年末,幾內亞油庫爆炸引發的該國燃料供應短缺的情況則使得進口鋁土礦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預焙陽極價格的大幅下跌以及電力成本總體下降,使得2023年電解鋁成本總體下降,平均成本自17500元/噸水平逐步降至16000元/噸上下。年內鋁價反復波動,利潤在一季度有所下降,但平均利潤最低仍在1000元/噸以上,而大部分實際平均利潤在3000元/噸上下,電解鋁全年維持高利潤狀態。
五、2024年供需展望
(一)電力缺口仍難補齊,減停產仍存較大可能厄爾尼諾引發的全球極端天氣在2023年不斷上演,國內西南地區雖然未有出現如2022年一般階段性大幅缺電的情況,降雨量也明顯好於2022年,豐水期基本未出現明顯的電力缺口。但在一季度尚處枯水期之際,降雨稀少使得水電發電量繼續下降,電解鋁再度減產。四季度平水期,雲南各水庫蓄水量下降,枯水期水電發電量有明顯下降預期,雖然火電廠盡最大產能發電,但供電仍再度出現缺口,電解鋁繼續充當電力負荷管控的主要對象。雲南火電發電量基本達到極限值,太陽能發電雖有所增加,但由於基數小,對總體電力供應貢獻有限。2024年無新增水電站,因此電力缺口仍難補齊,這意味著一方面2023年11月減產產能預計到2024年5月才可能開始重啟;另一方面,2024年四季度枯水期再度限電限產或也不可避免。
2024國內除部分置換產能投放外,基本無新建產能投放,運行產能回升主要在雲南因限電減產的部分產能,這部分產能預計到二季度及豐水期才具備復產條件,因此一季度運行產能難有明顯增加,二季度則逐步回升,下半年運行產能則基本平穩在4300萬噸上下,四季度仍需考慮雲南限電減產的可能。預計2024年全年產量在不因限電減產的情況下達到4279萬噸水平,枯水期減產則使得產量下降至4245萬噸左右,較2023年增3.2%-4.1%。
而進口方面,考慮到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會有明顯松動,俄羅斯產的鋁仍無法進入美歐市場,中國仍是其主要去向。因此2024年原鋁進口量仍將處於較高水平,不過這還基於俄羅斯聯合鋁業不減產的前提。
(二)國內消費增速或放緩,海外消費走弱仍對出口不利2024年國內經濟或繼續呈修復態勢,基礎仍待夯實,政策工具的釋放仍是經濟發力的有效驅動。在這樣的背景下,鋁消費有望繼續增長。新能源市場高景氣狀態仍將維持,但也難免增速放緩,傳統消費隨經濟修復而溫和增長。而考慮到海外尤其是歐美經濟有進一步放緩的壓力,對鋁材出口仍不利。
2023年國內汽車市場產銷增速均超預期,新能源汽車維持高增長外,傳統燃油車的表現同樣亮眼,產銷量不降反升,這或與年內汽車廠商紛紛降價促銷有一定關係。考慮到燃油車逐步趨於下降的趨勢難改,2024年傳統燃油車市場或重回萎縮態勢。不過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發力,預計2023年全年產量達到926萬噸,2024年進一步增長至1138萬噸。2023年全年汽車用鋁消費提供約84萬噸增量,2024年汽車市場對鋁消費的增長有所放緩,並降至37萬噸水平,這主要因傳統燃油車產量明顯下降,而新能源汽車增幅放緩。
同屬新能源的光伏板塊在2023年繼續有超預期的表現,國內新增裝機再度超預期增長,預計全年新增裝機或達到186GW,並貢獻約193萬噸的鋁消費量。與此同時海外可再生能源需求高速增長,對中國光伏相關產品的需求大增,光伏組件出庫量增速維持高位,同樣供需較大鋁消費量。預計2024年可再生能源市場高景氣的情況不變,不過考慮到基數已經處於較高水平,且產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光伏產量增速或由超高速降至高速。預計2024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或達到258GW,貢獻約254萬噸鋁消費,同時光伏組件出口對國內鋁消費的貢獻量或達到225萬噸。全年光伏用鋁消費增長或達到92.6萬噸。而光伏用鋁消費佔比也上升至11%左右。
與新能源等新型消費快速增長外,傳統領域鋁消費則表現為修復性企穩回暖。2023年保交樓交付情況不甚理想,政策面繼續發力及前期政策進一步見效的情況下,2024年地產竣工整體或維持改善態勢,這提振建築鋁型材消費承接2023年企穩回暖勢頭。
相對而言,出口對總體消費仍有一定拖累。這主要因主要出口市場歐洲、及美國經濟放緩的勢頭不改,使得國內鋁材出口繼續下降,鋁制品出口也有回落的可能。因此出口對鋁消費仍是負增長,不過降幅或有所放緩,因2023年基數下降。
預計2023年原鋁消費同比增5.34%左右,至4140萬噸。2024年消費則繼續增長,全年消費預計在4300萬噸,同比增3.85%,增速有所回落。
從產量及消費量測算情況看,2023年在進口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供應有一定過剩。預計2024年這種情況將延續,但過剩的情況或明顯收窄,全年供應過剩量或在70萬噸左右。
六、行情預測
在內生動力轉變以及一係列政策加持下,2023年經濟增長目標基本達成,也反映國內經濟韌性強,不過也暴露出經濟基礎仍待夯實的現實。因此2024年經濟或仍以築牢基礎為主,內需及出口繼續進行結構性轉變,而刺激內需或為年內政策的重心。此外國內流通性寬松的環境有望延續。而以美歐為主的發達經濟體加息周期結束,將迎來降息周期,流動性也將由緊轉松。不過高利率不會很快結束,且其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有延後性,美歐等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或難免。因此宏觀層面對鋁價有利多也有利空,總體利多相對強。
基本面看,供給端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在年內或見頂,實際產量則仍有增長。雲南枯水期電力缺口則仍是約束產量增速的主要因素。2024年海外有一定產能釋放預期,但量有限,能源供應約束中國以外亞洲地區新產能的建設和投放。而歐洲及美國閒置產能仍不具備盈利能力,也難有大量復產可能。因此全球產量仍以2%-3%的增速增長。國內產量增長的同時,進口量或維持高位,因俄羅斯鋁向中國出口的通道依舊暢通。
消費端看,歐美等發達經濟體經濟放緩將繼續拖累中國鋁及相關制品出口,不過在全球減碳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市場繼續帶動鋁消費,這其中中國市場的表現依舊亮眼。國內地產市場修復,尤其以保交樓為主的地產後周期的鋁消費有望繼續修復,並貢獻一定消費增長。其他領域消費在國內經濟維持增長的推動下也將有一定的增長。因此在新能源消費強勁帶動下,2024年國內外鋁消費維持增長態勢,中國市場繼續貢獻主要增量,不過消費增速或有所下降,因新能源市場消費基數明顯上升,其市場或由超高速增長降至高速增長區間。
成本端,雖然極端天氣發生的可能性仍存在,但國內能源供應調節的能力不斷加強,由於極端天氣造成的能源價格劇烈波動的概率被有效控制,預計2024年國內電解鋁能源成本僅呈現階段性或季節性波動,全年波動或不大。預焙陽極等輔料市場或有所波動,主要因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如果原油價格未出現單邊大幅上漲或大幅下跌,石油焦全年均價或波動不大,預焙陽極價格全年波動也或趨降。僅氧化鋁價格有一定波動的可能,主要可能來自其原材料鋁土礦供應有一定擾動並帶來礦石價格上漲,抬升氧化鋁成本,但也不排除礦石供應情況改善,氧化鋁閒置產能有重啟機會的可能。考慮到氧化鋁產能過剩嚴重但工廠運行靈活度高,全年價格仍圍繞成本線波動。全年均價重心或因礦石價格上漲帶來成本上漲而有所抬升,但總體波動不大。因此2024年電解鋁成本仍非價格的主要驅動因素。
綜合看,2024年海外流動性逐步由緊轉松,國內貨幣政策或進一步放松,這對商品價格相對利多。不過海外高利率並不會很快回落,經濟放緩趨勢不改,國內經濟或延續溫和復蘇的格局。經濟實際表現或引發市場情緒反復調整。而基本面仍無突出矛盾,主要表現為國內外消費仍有增長,電動汽車、光伏等新能源市場仍提供主要消費增長,國內建築用鋁消費也繼續修復。海外市場的消費放緩則使得出口繼續下降。消費增長總體放緩。供給端海外有一定增量,來自少量新增及復產,總體增量有限。國內運行產能基數繼續抬升,但雲南枯水期供電缺口難補足的情況下,階段性減產仍難免,限制產量增速。全年供需雙增,供應仍有一定過剩,不過相對2023年過剩有所收窄。全年價格重心或較2023稍有抬升。預計全年價格區間在18000-20000元/噸。
分季度看,春節前後為消費淡季,供需基本面走弱,價格有一定承壓。不過由於市場對政策面有較強預期,價格階段性衝高的情況仍可能發生,但衝高後回落難免,春節前後壘庫對價格有一定壓力。期貨主力合約年初或衝高至19500元/噸高位,之後或逐步回落至19000元/噸以下,最低或跌至18500元/噸水平。二季度市場回暖,庫存再度轉降,政策面也有望明朗,另外美聯儲開始降息,價格震蕩反彈,有望重新回到19000元/噸以上,總體運行區間或在18600-19800元/噸,階段性或觸及2萬元/噸高點。三季度經濟供給端在復產中明顯回升,供應壓力有所增加,價格重心再度下移,不過考慮到內外宏觀均處於寬松的背景對價格底部支撐強,18500元/噸仍有較強的支持。四季度市場或進入震蕩行情,宏觀面預期及經濟實際表現主導市場情緒。不過供給端受電力供應擾動對價格仍有一定推升作用,預計價格運行區間回升至18700-19500元/噸。
綜合看,2024年鋁市場主要利多因素有:
1.海外降息,國內貨幣進一步寬松;
2.光伏、新能源汽車市場依舊強勁;
3.國內穩地產、促內需政策繼續發力;
4.西南電力缺口限制產量增速。
主要利空的因素有:
1.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2.海外經濟放緩,出口繼續回落;
3.海外冶煉廠復產疊加新產能投放;
4.國內市場信心重構受挫;
操作方面需密切關注宏觀政策面動向,另外上遊供給端的擾動或帶來階段性超預期上漲行情。全年建議以逢低做多思路為主。在缺乏宏觀面明顯利多的情況下則以區間操作為宜。另外內外盤套利的機會仍可期。
風險因素:
1.極端天氣導致階段性能源供應短缺
2.地產消費超預期反彈
3.美聯儲降息不及預期
4.全球經濟修復弱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