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鋁協更新歐洲鋁行業碳排放和生命周期數據

2024-11-27 10:31:26來源:尚輕時代編譯

  近日歐洲鋁協發布了《2024年環境概況報告》,全面分析了鋁行業對歐洲整個鋁價值鏈的環境影響。

  該報告強調,由於能源效率的提高和低碳電力使用的增加,碳排放量大幅減少。然而,研究結果也強調了迫切需要政策支持來維持歐洲的低碳鋁生產,並減輕對高碳進口的日益依賴。報告的主要觀點包括:

  1.歐洲原鋁繼續在減排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在歐洲生產的原鋁的碳足跡繼續呈下降趨勢,這是由於逐步改善和對低碳電力的依賴增加。2023年,歐洲原鋁的碳排放量從2015年的6.7kgCO2/kgAl降至6.3kgCO2/kgAl,減少了5%。這一進展建立在一個長期趨勢的基礎上,自1990年以來,排放量減少了50%以上。歐洲原鋁的碳足跡現在比全球平均水平低近60%,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冶煉廠對低碳能源的使用增加。例如,到2023年,歐洲原鋁生產中78%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高於2015年的67%。

歐洲有代表性的鋁產品碳指標

單位:kg CO2/kg AL

歐洲生產的原鋁碳足跡(搖籃到大門)

6.3

歐洲使用的原鋁碳足跡(搖籃到大門)

9.7

鋁板生產排放(大門到大門)

0.41

鋁箔生產排放(大門到大門)

1.1

鋁擠壓生產(大門到大門)

0.38

鋁重熔生產(大門到大門)

0.26

廢鋁精煉生產(大門到大門,不考慮鹽渣中鋁回收的碳抵消)

0.41

廢鋁精煉生產(大門到大門,考慮鹽渣中鋁回收的碳抵消)

0.37


  從鹽渣回收過程中回收的氧化鋁的增值導致了關鍵環境指標的進一步降低。例如,精煉過程的全球變暖潛能(GWP)進一步下降,降至每公斤鋁錠367克二氧化碳當量。

  2.在2015年至2021年,鋁材生產和回收利用行業在減少排放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鋁重熔的碳排放量下降了22%,而精煉的碳排放減少了4%。回收利用仍然是鋁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僅使用原鋁生產所需能源的5%。在軋制、鋁箔和擠壓材等鋁材加工工藝中也實現了顯著的環境改善。例如,鋁擠壓工藝的全球變暖潛勢(GWP)下降了44%,反映了整個價值鏈的能源效率大幅提高。

  3.能源危機和對高碳鋁進口的日益依賴威脅到歐盟的氣候目標。在2015年以來已經關閉了兩家鋁冶煉廠之後,自2021年以來,能源危機導致另外五家歐盟鋁冶煉廠關閉。這大大降低了歐盟區的原鋁產能,迫使歐洲更加依賴鋁進口,目前鋁進口佔歐洲原鋁消費量的51%,高於2021年的48%。盡管來自俄羅斯的進口大幅下降,從2015年的39%降至2023年的18%,但中東和中亞(如印度)等地區的進口填補了這一缺口,這些地區的鋁主要使用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生產。這一轉變推動了來自這些地區的進口量增長了33%,並導致自2021年以來進口鋁的碳足跡增加了11%。這些進口產品的碳強度現在明顯高於歐洲生產的原鋁,而後者的碳足跡是進口鋁錠的一半。這種對高碳排放鋁進口的日益依賴不僅危及歐盟的氣候目標,也突顯了促進歐洲原鋁和回收鋁生產的迫切性,特別是因為鋁是歐盟綠色轉型的戰略原材料,其需求將在未來幾年大幅增長。

  歐洲鋁協總幹事Paul Voss表示:“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那麼行業和政策制定者都需要加快步伐。該行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我們正接近當前技術所能提供的極限。歐盟政策制定者必須制定強有力的產業政策,加快向清潔、負擔得起的能源的轉變,並鼓勵對突破性技術和回收利用的投資。如果不在未來五年採取大膽行動,歐洲有可能完全依賴高碳足跡的鋁進口,從而破壞歐洲鋁業的戰略自主權和綠色轉型。”

  (來源:歐洲鋁協 尚輕時代摘要編譯)

(責任編輯: 靜水)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