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鋁行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總排放量低於2020年峰值

2025-02-24 10:56:31來源:尚輕時代

全球鋁行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總排放量低於2020年峰值

關鍵亮點: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下降2.33%,每噸鋁生產(原鋁及再生鋁)平均排放10.04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

全球鋁產量增長2.75%,達到1.112億噸(含原鋁及再生鋁)。

總排放量保持基本穩定,為11.16億噸CO2e。

連續第三年實現產量增長,而排放量未同步增加。

2023年,全球鋁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僅增長0.36%,而鋁產量增長了2.75%。鋁行業的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20年達到峰值。

圖表顯示,全球鋁產量從2014年的8620萬噸增長至2024年的1.112億噸(原鋁及再生鋁),同時排放強度有所下降。最新數據顯示,鋁產量從2022年的1.082億噸增加到2023年的1.112億噸,而溫室氣體排放量基本穩定在11.16億噸CO2e,與2023年的11.12億噸相比變化不大。

每噸鋁產品生產的排放量(即“排放強度”)在2023年下降了2.33%,自2020年以來累計下降了11.5%。

全球原鋁及再生鋁產量及鋁行業GHG排放量

回顧歷史數據,2020年可能是鋁行業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的一年,整個行業正邁向實質性的減排之路。最近的減排趨勢,是鋁行業在研究、開發和實施新技術、創新技術和能源供應變化方面進行大量投資的結果。國際鋁協在全球所有主要生產地區跟蹤了50多個促進減排的項目,而這些項目均遵循必要的技術減排路徑。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鋁冶煉所用電力供應結構的變化。鋁冶煉是鋁行業溫室氣體排放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世界上最大的鋁生產國中國向更多水電的轉變,以及包括中東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其他地區可再生電力使用的增加,都導致形成了鋁行業減排的積極效果。對其它關鍵減排技術也進行了投資,包括氧化鋁精煉中的燃料轉換以及提高鋁回收率和效率的措施。

IAI秘書長Miles Prosser表示:“最新數據增強了我們的信心,表明行業已經達到一個轉折點,成功實現了金屬產量增長與排放增長的脫鉤。我們很高興看到IAI成員公司採取的措施使得產量增加的同時,溫室氣體排放量並未顯著上升。”

“然而,盡管2023年排放水平穩定反映了積極進展,但也提醒我們未來減排任務的艱巨性。鋁行業在減排項目上的持續努力和大量投資奠定了堅實基礎,但仍需採取更多行動。作為行業,我們必須找到方法,以更快、更深、更廣的方式實現減排。”

鋁行業仍然是許多領域減少碳足跡的關鍵推動者,例如清潔能源的發電和分配、電動汽車的轉型以及食品和飲料可持續可回收包裝的推廣。隨著鋁需求的增長,行業正在整個生產價值鏈中大力投資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2023全球鋁行業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按照鋁產業鏈工序計算排放總量,2023年全球鋁電解工序總排放量7.91億噸,佔比70.8%。其次是氧化鋁精煉工序排放量1.66億噸,佔比14.9%。排在第3位的是陽極生產,排放量0.71億噸,佔比6.3%。排在第4位的是鋁材加工,排放量0.37億噸,佔比3.3%。再生鋁生產排放量0.24億噸,佔比2.1%。鑄錠生產、內部過程廢料重熔、鋁土礦開採分別排放了1000萬噸、1200萬噸和530萬噸。原鋁及前序產品的累計排量為10.43億噸,佔鋁行業總排放量的93.4%,將是下今後減排的重點。

2020-2023全球鋁行業溫室氣體總排放量

(按工序計算)(百萬噸CO2

按照排放來源計算,電力排放是鋁行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合計排放量為6.53億噸,佔鋁行業總排放量的58.5%,其中主要是來自鋁電解工序所用電力的間接排放,佔行業電力排放的比例為93.3%;其次是熱能排放1.71億噸,佔總排放量的15.3%,主要來自氧化鋁精煉環節;排在第三位的是過程排放,總量是1.15億噸,佔比10.3%,主要來自鋁電解工序的排放;輔料排放量為8800萬噸,佔比7.8%。鋁電解過程中的陽極效應PFC直接排放為5400萬噸,佔比4.84%;運輸排放3800萬噸,佔比3.4%,主要是來自鋁土礦和氧化鋁的運輸排放。

2023年全球鋁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

(按排放源計算)(百萬噸CO2

2023全球原鋁平均排放強度

國際鋁協同時公布了原鋁平均碳排放強度數據,即原鋁從搖籃(鋁土礦)到大門的平均碳足跡。2023年原鋁平均碳足跡為14.9噸CO2/噸鋁,比2022年下降了1.7%。但是回看歷史數據,原鋁排放強度下降幅度顯然有限。如果電解鋁行業繼續以目前這樣的降碳幅度前行,遠不能完成降碳願景,鋁冶煉企業必須主動加降碳進程,鋁產業鏈以應該以市場機制支持和推動鋁冶煉行業加大減排力度。

2023年全球原鋁平均排放強度

(按排放源/工序計算)(噸CO2/噸鋁)

按照工序核算的每噸原鋁排放強度構成:電解工序排放為11.2噸CO2/噸鋁,佔比75.2%;氧化鋁精煉排放2.4噸CO2/噸鋁,佔比16.1%;陽極生產排放1噸CO2/噸鋁,佔比6.7%;電解鋁廠鑄錠和鋁土礦開採分別佔比1.2%和0.47%。

按照排放源核算原鋁的平均排放足跡構成:電力(間接排放)8.9噸CO2/噸鋁,佔比59.7%;熱能排放1.7噸CO2/噸鋁,佔比11.4%;過程直接排放1.6噸CO2/噸鋁,佔比10.7%;輔助原料排放1.3噸CO2/噸鋁,佔比8.7%;電解過程陽極效應PFC直接排放0.8噸CO2/噸鋁,佔比5.4%,運輸排放0.5噸CO2/噸鋁,佔比3.4%。

附錄:

回收鋁的生產過程排放

新廢鋁回收排放 = 0.5 噸CO2/噸回收鋁

舊廢鋁回收排放= 0.6噸CO2/噸回收鋁

內部廢料回收排放= 0.3噸CO2/噸回收鋁

以上這些排放只是過程排放,並不代表可回收鋁的碳足跡。

回收過程排放數據取自歐洲鋁協(2015年數據)和美國鋁業協會(2010年數據)的出版物,並應用於全球回收行業,並假設所有年份的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同。

舊廢料——指最終產品使用和報廢後由收集係統產生的報廢(也稱為消費後廢料)。

新廢料——指半成品(鋁材)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在供應鏈內流轉。

內部廢料———指在半成品(鋁材)生產過程和熔鑄工序之間周轉的廢料。它通常有內部廢料閉環流轉過程,其中常見的是合金相同的廢鋁又被返回到其上遊供應商處。

消費前廢料——指新廢料和內部廢料

半成品(鋁材)的生產過程排放

半成品生產過程排放= 0.3 噸CO2/噸/鋁材 (2005-2019)

鋁板帶軋制過程排放 = 0.36噸CO2/噸鋁板帶

鋁擠壓材擠壓過程排放= 0.31噸CO2/噸擠壓材

鋁箔生產過程排放= 0.60噸CO2/噸鋁箔 (2020-2022)

鋁鑄造生產過程排放= 0.29噸CO2/噸鋁材 (2020-2022)

其它生產過程排放= 0.37噸CO2/噸材

不包括內部廢料

(責任編輯: 靜水)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