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影響解讀】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格局

2025-04-10 08:22:36來源:安泰科

  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所謂的“對等關稅”行政令,宣布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於4月5日落地;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的“對等關稅”,於4月9日落地。其中,對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加徵34%關稅。白宮“對等關稅”事實清單將汽車及零部件、鋼、鋁、木材、銅等受“232”條款約束的產品排除在外。4月9日,美國再將對中國的“對等關稅”提升50%至84%。

  美國對中國鋁產品加徵關稅情況

  美國是向中國鋁產品發起貿易制裁最多的國家。2017年以來,美國以各種理由對自中國進口的鋁及相關商品密集發起貿易制裁,並不斷升級,其中影響較大的包括反傾銷和反補貼、“232”、“301”、“涉疆法案”等。今年以來,美國政府已將“301”關稅由此前的10%提高至25%,將“232”關稅由此前的10%提高至25%,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加徵20%關稅。多重制裁關稅疊加實施,稅率最高超過500%。

  表1 美國對中國鋁商品制裁稅率

  *具體徵稅以涉案產品文字描述為準

  資料整理:安泰科

  中美鋁產品貿易格局

  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大多數鋁材產品已遭遇雙反制裁,且稅率極高,對美出口量因此顯著下降。2018年以來,中國向美國出口未鍛軋鋁(HS7601)及鋁材(HS7603-7608)降至20-35萬噸規模,2024年僅出口25.4萬噸,較2017年下降62%。但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體保持增長,2018-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4.8%,對美國的出口在中國總出口量中佔比大幅縮減,2024年僅為3.8%,較2017年下降10.2個百分點,美國已從中國最大的鋁材出口目的國退至第六位。

  表2 中國未鍛軋鋁(HS7601)及鋁材(HS7603-7608)出口量(萬噸)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近年來,中國向美國出口鋁制品(HS7609-7616)規模總體穩定,維持在35-60萬噸規模,約佔中國總出口的16%,2018-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5.6%,低於向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速。

  表3 中國鋁制品(HS7609-7616)出口量(萬噸)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對等關稅”制裁影響分析

  短期內悲觀情緒主導,價格偏弱震蕩

  在美國單方面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後,市場交易情緒迅速發生變化,貿易戰可能引發的經濟疲軟,需求下滑以及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格局重塑的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主導了短期交易方向。銅、鋁等有色金屬價格劇烈震蕩,節後開盤首日恐慌性下跌,其中滬鋁、倫鋁最低分別跌至19000元/噸、2320美元/噸,為近7個多月以來新低,之後觸底反彈,目前偏弱震蕩調整。短期來看,有色金屬市場正處於全球貿易戰風暴的初始恐慌階段,悲觀情緒施壓包括鋁在內的有色金屬價格。但是在中國電解鋁產量增長空間有限、海外供應能力提升緩慢等因素影響下,全球電解鋁供應偏緊的預期以及低庫存現實,對價格仍然有支撐。

  · 對中國鋁產品向美直接出口影響有限

  由於此前“232”已對鋁及鋁合金(7601),絕大多數鋁材產品(7604-7608),大部分鋁制品和鋁部件(包括7609項下鋁制管子附件,7610項下鋁制結構體,7614項下鋁制絞線、電纜,7615項下大部分餐桌、廚房及家用鋁制器具,7616項下部分鋁制品,8708項下鋁制車輪等)進行了制裁,本次主要涉及廢鋁(7602)、鋁粉(7603)及鋁制容器(7611-7613)。

  此次涉案產品出口量整體較小:

  一是廢鋁出口不足千噸,且不向美國出口;

  二是鋁粉(7603)出口0.9萬噸,其中對美出口佔比27%;

  三是容積超過300升的鋁制囤、櫃、罐、桶等容器(7611),裝壓縮氣體或液化氣體用的鋁制容器(7613)均不及萬噸;

  四是容積不超過300升的鋁制桶、罐、聽、盒等容器(7612)出口相對較多,2024年中國向全球出口6.6萬噸,其中,向美國出口1.2萬噸,佔比18%。

  表4 2024年中國“對等關稅”相關鋁產品出口量(萬噸)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中國鋁間接出口將受影響

  除了直接進出口,鋁產品也通過汽車、光伏組件、家電等終端商品間接出口的方式參與國際貿易。鋁產品間接出口也是本輪加徵關稅主要受影響的領域之一。安泰科估算,中國鋁的間接出口規模(主要終端商品含鋁量)超過300萬噸,向美國出口約佔15%。“對等關稅”帶來的商品價格提升將會抑制相關消費,從而影響鋁產品間接出口,對國內鋁消費形成一定抑制。

  中國鋁材及鋁制品向其它國家出口將受影響

  2017年美國發起貿易戰以後,全球供應鏈格局重塑。中國向美國出口顯著下滑,歐盟、東南亞、日韓等國家或地區向美國出口不斷增長。與此同時,這些國家或地區也增加了從中國進口產品滿足本國消費的需求,這種遞推式的出口格局在全球形成了新的貿易平衡。2024年中國鋁材出口至220個國家和地區,向前十名國家共計出口332.1萬噸,佔總出口量的53.0%;墨西哥是最大的出口目的地,佔比10.0%,其次是越南(6.5%)、韓國(6.2%)、泰國(5.6%)、印度(5.6%)、美國(4.0%)、加拿大(4.0%)、印度尼西亞(3.9%)。鋁制品出口至231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一直是鋁制品最大出口目的國(16.3%),其次是澳大利亞(5.5%)、日本(4.1%)、中國香港(3.8%)、英國(3.8%)、越南(3.6%)、印度(3.3%)、德國(2.9%)、法國(2.6%)、泰國(2.4%),前十位國家和地區共計158.5萬噸,佔比48.3%。

  美國此次“對等關稅”採取“全球基準關稅”和“一國一稅率”的方式,是向全球發起的貿易戰。向其它主要鋁生產及消費國徵收高昂關稅,可能導致這些國家含鋁商品出口減少,進而降低對中國鋁材及鋁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國海外工廠的產品向美出口或也會受阻。

  圖1 中國鋁材(左)及鋁制品(右)分國別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

  中國反制措施不會影響自美國的廢鋁進口

  2018年中國對自美國進口廢鋁加徵25%關稅,受此影響,自美國廢鋁進口全部轉為加工貿易,2024年中國自美國進口廢鋁13.5萬噸,佔比13.8%,且全部為加工貿易。因此,此次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84%關稅,將不會影響自美國的廢鋁直接進口。

  結語

  全球經濟高度融合,美國單邊挑起全球貿易戰影響深遠,加徵高額關稅不僅會增加生產成本,還會抑制消費需求,導致全球貿易量萎縮,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風險。美國單邊加徵關稅的做法嚴重違反了世貿組織規則,不僅無益於解決自身問題,還將損害全球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嚴重擾亂全球供應鏈體係,已經遭到國際社會的強烈不滿。

  鋁一直是中國遭遇貿易摩擦最為頻繁的有色金屬品種,但中國鋁材及鋁制品出口量多年保持高位水平,既體現了中國鋁產品貿易的韌性和國際競爭力,也在維護全球供應鏈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長期以來,中國鋁消費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鋁及鋁材出口佔比維持在10%左右的水平。根據安泰科數據,2024年中國全口徑國內消費為5023萬噸,佔總消費的88%,2015-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5.3%;鋁及鋁材出口量663萬噸,佔總消費的12%,2015-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4.4%。整體來看,由於出口市場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挑戰,中國鋁及鋁材出口波動較大,而國內市場不僅具有規模基礎,且仍具一定增長潛力,因此,國內消費是拉動中國鋁消費增長的絕對力量,巨大的國內市場是支撐中國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圖2 中國全口徑國內鋁消費及出口貢獻

  數據來源:安泰科、海關總署


(責任編輯: 靜水)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