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衝擊下 銅鋁走向何方

2025-04-10 16:37:37來源:國信期貨

  主要結論

  短期看,美國超預期關稅政策將導致的貿易成本增加、需求下降等負面影響激發市場避險情緒,面對外部政策變化及外盤的下跌衝擊,國內有色市場短期內將明顯承壓下行,貿易戰引發的恐慌情緒仍需時間消化。但考慮到國家間政策博弈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國內“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補貼等產業政策托底及低庫存周期將共同為部分品種提供安全邊際。因而,預計短期內銅鋁震蕩偏弱,滬銅底部支撐看向70000元/噸附近,滬鋁下方看向19000元/噸附近,中期來看,銅鋁價格重心下移後,將再度進入震蕩整理階段,關注宏觀情緒變化及美國關稅政策的兌現情況。

  整體而言,有色金屬市場正處於“黑天鵝衝擊”與“灰犀牛風險”的共振期,貿易戰引發的需求坍塌主導短期情緒,但國內低庫存、政策托底的產業韌性與資源品長期稀缺性將限制下行空間。建議投資者以風控為核心,把握恐慌情緒釋放後的結構性機會,重點關注政策預期差與產業基本面變化信號。

  正文

  2025年4月,美國單方面宣布實施“對等關稅”政策,除了10%的“最低基準關稅”外,還將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其中針對中國的關稅徵收達到34%,高於歐盟、日本、韓國及印度。隨後4月4日,中方宣布一攬子政策,堅決反制美國加徵的“對等關稅”,中方強勢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美國關稅政策的實施或引發更多國家的反擊措施,全球貿易戰再度升級,市場避險情緒進一步加劇,全面轉向需求下降擔憂及滯漲的預期交易。作為全球工業經濟的“晴雨表”,有色金屬市場首當其衝,銅、鋁等品種價格劇烈波動,滬銅更於節後首日開盤觸及跌停。未來,有色市場在短期恐慌下挫後或逐漸進入震蕩修復的過渡階段。

  特朗普關稅政策加碼 負面影響持續發酵

  美國時間4月2日下午4點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相關政策並簽署總統行政令,宣布美國對貿易夥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該關稅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5日淩晨0時01分生效,並對某些貿易夥伴徵收更高關稅,該關稅將於美國東部時間4月9日淩晨0時01分生效,其中針對中國的關稅徵收或達到34%,高於歐盟、日本、韓國及印度。可以看到,雖然美國對其貿易夥伴全面徵收關稅,但中國所面臨的關稅壓力在一眾國家中仍然較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鋼鋁、汽車等已落地25%關稅稅率的行業不受此政令的影響。另外銅、藥品、半導體、木材、部分關鍵金屬與能源產品也被排除在對等關稅框架外,針對上述行業的更高關稅政策仍懸而未決。此外,特朗普還將從美國東部時間5月2日淩晨開始,終止對從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進口的小額包裹的免稅待遇,即低值免稅門檻。

  事實上,4月2日對等關稅頒布前,市場已提前進入避險模式,有色金屬板塊承壓下行,銅、鋁價格均自高位回調,而黃金則上行並再創新高。如今,政策落地並未帶來宏觀情緒上的修復,雖然銅、鋁等金屬並未在此次關稅政策涵蓋範圍之內,但關稅政策對於全球貿易暢通性傷害的加劇以及未來政策持續時間、推行程度等諸多不確定性,仍在加劇著市場的擔憂情緒,超預期關稅政策帶來的全球需求下降和經濟增速放緩預期導致避險情緒升級,使得有色金屬這一風險資產也持續遭受重創。

  行情跟蹤

  4月3日起,海外商品市場首先開啟了暴跌,國內市場則受到清明假期休市影響,於4月7日開盤後出現大幅補跌異動行情。

  4月3日-5日夜間,外盤有色金屬價格普遍下跌,其中,銅價跌幅最為明顯,COMEX銅及LME銅累計跌幅均超過10%%,COMEX銅及LME銅價差也加速收窄。LME鋁累計跌幅達4%左右,相較於銅而言,鋁價跌幅相對有限。

  4月7日開盤後,滬銅即觸及跌停,滬鋁也跳空低開,並觸及年內低位19000元/噸,外盤金屬價格則在暴跌兩個交易日後,出現小幅反彈或跌幅收窄。截至4月7日收盤,滬銅主力合約2505報收73640元/噸,下跌7.01%,滬鋁主力合約2505報收19685元/噸,下跌3.67%。

  係統性衝擊與基本面韌性的角逐

  1.避險情緒升級 全球大宗商品遭遇拋售潮

  首先,政策的實施將顯著拉升美國的進口成本,拉低相關貿易國家的出口需求,使得美國相關商品價格出現上漲,從而加劇“再通脹”出現的風險,並可能延緩美聯儲的降息,使全球市場面臨經濟下行、需求下降的壓力,將對商品價格形成壓制,這也是此輪暴跌開始的主要交易邏輯。

  另一方面,特朗普此次係列關稅政策影響範圍廣、幅度大,多個貿易夥伴已表示將採取反制措施予以回應,未來,各國會以何種政策反擊,在博弈過程中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否能夠順利推行,若再度出現國家間關稅徵收分化加劇的現象,將造成商品價格價差出現異動,進一步改變資源的貿易流向,形成地區間的不平衡。尤其是對於銅等關鍵金屬與能源產品的關稅政策還未落地,都將給予市場預期交易的機會,市場情緒反復將使得相關板塊波動性持續維持在較高水平。

  就中國而言,相較於其他國家,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面臨著更高的關稅壁壘,並且在政策覆蓋國家範圍較為全面的影響下,諸如鋁材等部分商品的轉口貿易也將受到負面影響,短至中期來看,出口需求的減少不可避免,所造成的需求缺口或更多依靠內需來消化。

  2.銅:套利驅動逐漸消失 內外盤銅價大幅回調

  此前,關稅預期導致的COMEX銅溢價,紐、倫銅之間的非合理價差帶來的套利空間是推動此輪銅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美國超預期的關稅政策影響下,需求下降的利空邏輯逐漸對銅市場產生主導影響。隨著COMEX銅價自高位持續回落,及紐、倫銅價差的收窄,銅價的向下壓力也進一步加大。對於滬銅而言,在外盤暴跌的衝擊以及資源貿易流向的重新調整之下,銅價短期內將跟跌。另一方面,目前國內仍處於銅消費旺季,且庫存維持去化,據SMM數據,截至4月7日周一,SMM全國主流地區銅庫存環比上周五下降1.49萬噸至29.87萬噸,總庫存較去年同期的40.15萬噸低10.28萬噸。銅價下調後,下遊採購需求有望出現一定回暖,對價格形成支撐,此外,礦端的緊缺也將長期成為銅價的底部支撐。

  3.鋁:宏觀利空情緒波及 滬鋁觸及年內低位

  相較於銅而言,鋁價跌幅相對有限。短期來看,內外盤鋁價也將在避險需求上升,整體偏空的宏觀情緒影響下,價格承壓。另外,考慮到目前氧化鋁價格持續下跌至2900元/噸一線,且仍有下方空間,隨著二季度電力成本的下降,電解鋁冶煉成本預計將持續下移,行業利潤空間較大,因此,鋁價存在一定的下跌承受空間。但另一方面,對於國內鋁市場來說,目前鋁同樣存在需求旺季及庫存去化的基本面支撐,據SMM數據,截至4月7日,鋁錠庫存為77.4萬噸,較4月3日增加0.9萬噸,受清明假期影響出現短暫累庫,但周度出庫數據仍穩定維持在12萬噸以上水平,去庫有望延續,供應端4500萬噸的產能供給約束也長期對鋁價形成支撐。

  從近3年鋁價的波動情況來看,全年鋁價相對較低區間及低點往往出現在5-8月,主要受到海內外宏觀利好政策預期交易殆盡以及基本面進入消費淡季和季節性累庫階段的影響,出現鋁價階段性衝高後的回落。目前來看,受到特朗普超預期關稅政策的影響,以及政策的不確定性均推升了市場的避險情緒,或使得鋁價的回落提前到來。但考慮到4月仍有需求側和去庫的支撐,鋁價在情緒性下調後或出現小幅反彈。

  整體而言,現階段,國內正處於銅、鋁等金屬消費的旺季,庫存去化,對價格形成一定支撐,對於國內工業金屬商品市場而言,隨著恐慌情緒性交易的結束,後續關稅政策的部分利空影響會被供需基本面的支撐所對衝,而隨著二季度末期旺季逐漸結束,以及關稅政策對於出口需求的持續施壓,整體有色金屬板塊將再度承壓下行。

  後市展望

  短期看,美國超預期關稅政策將導致的貿易成本增加、需求下降等負面影響激發市場避險情緒,面對外部政策變化及外盤的下跌衝擊,國內有色市場短期內將明顯承壓下行,貿易戰引發的恐慌情緒仍需時間消化。但考慮到國家間政策博弈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國內“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補貼等產業政策托底及低庫存周期將共同為部分品種提供安全邊際。因而,預計短期內銅鋁震蕩偏弱,滬銅底部支撐看向70000元/噸附近,滬鋁下方看向19000元/噸附近,中期來看,銅鋁價格重心下移後,將再度進入震蕩整理階段,關注宏觀情緒變化及美國關稅政策的兌現情況。

  整體而言,有色金屬市場正處於“黑天鵝衝擊”與“灰犀牛風險”的共振期,貿易戰引發的需求坍塌主導短期情緒,但國內低庫存、政策托底的產業韌性與資源品長期稀缺性將限制下行空間。建議投資者以風控為核心,把握恐慌情緒釋放後的結構性機會,重點關注政策預期差與產業基本面變化信號。

(責任編輯: 靜水)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