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一季度利潤同比增長40.7%

2025-04-29 17:22:11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4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形式召開2025年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新聞發言人陳學森通報一季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並與相關部室負責人一同回答媒體記者和企業代表的提問。

  陳學森表示,一季度,有色金屬行業延續年初的良好發展態勢,生產保持增長,規模以上企業收入及利潤比去年同期有所提高,主要資源進口量較去年增加。盡管工業硅、電池級碳酸鋰、鎳、鈷等新能源金屬價格比去年同期回落,但主要金屬品種銅、鋁、鉛、鋅等基本金屬,以及黃金、鎢、鉬、錫、銻、鎵、鍺等稀有金屬的國內市場價格走勢偏強。

  一是十種有色金屬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有色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長6.6%,略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十種有色金屬產量1985.1萬噸,同比增長2.0%。從細分產品來看,精煉銅產量353.6萬噸,同比增長5.0%;電解鋁產量1106.6萬噸,同比增長3.2%。六種礦山金屬含量155.6萬噸,同比增長8.8%;氧化鋁產量2259.6萬噸,同比增長12.0%;銅材產量526.7萬噸,同比增長1.8%;鋁材產量1540.5萬噸,同比增長1.3%。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各分會統計,一季度,新能源金屬中,工業硅產量110.2萬噸,同比下降4.5%;電解鎳產量8.4萬噸,同比增長5.5%;精煉鈷產量5.2萬噸,同比增長35.3%;碳酸鋰產量17.7萬噸,同比增長31.5%。

  二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水平。一季度,有色金屬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21.6%,增幅比全國工業投資增幅高出9.6個百分點。其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增長38.6%,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長17.9%。有色金屬民間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1.0%,民間投資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其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2.2%,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4.1%。投資的持續增長,體現出行業發展活力,為行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對外貿易重點礦產品進口保持增長,但貿易總額有所下降。一季度,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883.8億美元,同比下降8.7%。其中,進口額664.5億美元,下降20.2%;出口額219.4億美元,增長62.2%,主要受黃金產品拉動。我國銅礦砂及其精礦進口量710.8萬噸,同比增長1.8%;鋁土礦進口實物量4706.6萬噸,同比增長29.9%;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量130.3萬噸,同比下降5.2%;未鍛軋鋁及鋁材出口量136.5萬噸,同比下降7.6%。新能源金屬進出口量有所增長,碳酸鋰進口量5.1萬噸,同比增長23.2%;未鍛軋鎳、工業硅分別出口4.9萬噸、15.6萬噸,均大幅增長;稀土出口1.4萬噸,同比增長5.1%。

  四是主要有色金屬品種市場價格漲多降少。一季度,常用金屬與新能源金屬市場表現分化明顯,多數有色金屬價格延續上漲趨勢。國內現貨市場中,銅均價77222元/噸,同比上漲11.4%;鋁均價20449元/噸,同比上漲7.3%;鉛均價17067元/噸,同比上漲5.9%;鋅均價24020元/噸,同比上漲14.8%;受避險需求影響,國內黃金價格均價657.9元/克,同比上漲41.0%。新能源金屬價格則處於底部震蕩階段。國內現貨市場中,工業硅均價1.1萬元/噸,同比下跌26.8%;電池級碳酸鋰均價7.6萬元/噸,同比下跌25.9%;鎳均價12.8萬元/噸,同比下跌3.3%;鈷均價17.8萬元/噸,同比下跌20.8%。市場價格的分化,反映出不同金屬品種在市場供需上的差異性。

  五是規模以上有色企業收入和利潤保持增長。在主要金屬品種價格高位波動及市場需求增加的共同作用下,行業效益延續2024年底穩步增長的態勢。一季度,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2293.3億元,同比增長19.6%;實現利潤總額917.7億元,同比增長40.7%。其中,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實現利潤總額260.0億元,增長62.3%;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實現利潤總額657.7億元,增長33.6%。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1%,同比提高0.6個百分點;資產利潤率為6.0%,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為59.6%,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

  陳學森指出,一季度,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在復雜環境中展現較強發展韌性,具有三方面特點。

  一是國際貿易環境承壓運行。受全球經濟復蘇分化、美國增加關稅、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全球債務尤其是美債潛在危機、貿易形勢不確定性增強等因素影響,有色金屬大宗商品價格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但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優勢沒有改變,仍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有色企業應推進境內外戰略資源勘查開發,合力構建安全穩定的資源供給體係,聚焦產業鏈升級,加快補齊高端材料短板,培育高附加值終端產品,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

  二是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尤其是新能源金屬領域供需失衡,價格持續低迷,相關企業經營困難,以銅、鋅為代表的精礦加工費已跌至負值,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亟待解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將持續在行業中推進國家產業政策的宣傳貫徹,強化企業自律意識,避免行業“內卷”,規範競爭秩序,引領企業發展模式由價格競爭向質量升級、創新驅動轉型。

  三是產業運行呈現韌性增長。隨著國內新質生產力的逐步推進,相關領域對有色金屬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高品質化的趨勢,尤其是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的需求持續增長,有利於擴大對有色金屬的市場需求。同時,電解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與《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的實施形成多重有利效應,產業結構性優化持續夯實價格底部支撐。

  陳學森表示,綜合各方面因素,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對上半年有色金屬行業運行情況作出如下初步判斷: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幅在6%左右。生產方面,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釋放,預計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將保持增長態勢,產量增幅在3%左右;投資方面,在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引導下,固定資產投資有望維持較高增速,尤其是在礦山採選和綠色低碳技術改造等方面;市場價格方面,銅、鋁等常用有色金屬價格有望在需求支撐下保持高位震蕩,新能源金屬價格短期內難以明顯回升,仍將在底部區間波動,行業去庫存壓力較大;外貿方面,進出口貿易額較上年有所回落,出口貿易增速放緩;效益方面,盡管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但受益於主要金屬價格上漲和市場需求增長,預計規模以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收入和利潤仍將保持一定增長,但產業鏈間、產業間效益分化或進一步加劇。

  總體來看,一季度,隨著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有色金屬工業運行平穩、開局良好,科技創新引領作用逐步增強,發展新動能加快培育壯大。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要進一步穩固,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下一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信心,凝聚共識,堅持係統觀念,增強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也將密切關注行業運行動態,加強監測分析,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堅持用深化改革開放的辦法解決行業發展遇到的問題,扎實推動有色金屬工業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 靜水)
相關信息